冯正虎:开创中国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1989年3月30日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上海企业发展研究会会长 冯正虎

1609-EDR-7-2

今天是上海企业发展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的成立之日,也是上海企业发展研究会的二周年庆祝之日。回首往事,我们感到自豪与欣慰。二年来,本会历经风风雨雨,但没有夭折,没有畏缩不前,而是以企业家的精神,不懈地开拓新领域,正在实现自己的宗旨与任务。

本会的宗旨是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崛起,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实践经验证实,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也将是中国走向富裕的时代,但是中国企业若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没有一个健康的经营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发展就不会有黄金时代。因此,中国企业家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企业,而且还要关心整个企业界的发展、整个企业家阶层的地位与命运,只有当中国企业家阶层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时,企业家才可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社会政治环境。十年改革解放了商品经济,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国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孕育与成长取决于改革深化的程度,反之改革的推进也取决于这一阶层的力量,中国企业家阶层将是中国社会走向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中坚社会力量。本会的企业家、理论家和行政领导人有责任、有义务去顺应历史的潮流,肩负时代的使命。二年来,本会理论工作者会员在为中国企业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崛起摇旗呐喊,写出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文章;本会的企业家会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确立企业家的地位奠定了物质基础;本会的政府机关领导人会员也积极在为发展企业服务。本会正在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各界人士,让更多的人去理解本会的宗旨,实现本会的宗旨,共同为我国的建设与改革作贡献。

本会是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通力合作研究与发展中国企业的社会团体,也是学术界、企业界、政界人士平等协商,彼此理解,互相帮助,增进友谊的园地。这种组织形式是开放的、创新的,她是改革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需要。历经十年改革,我们的社会一方面要求分化,社会各阶层利益差异明显化、公开化,形成新的三大利益集团:企业家、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另一方面又要求合作,减少利益冲突,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共同发展,这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秩序。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中经济活动的主体已不是政府官员,而应该是企业家,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人士去重新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关系,也就更需要企业界、学术界、政界人士的协商与对话,需要企业之外、政府之外、学术机构之外的社会团体来完成社会沟通与协商的功能。因此,本会的会员组织工作是横跨三个利益集团,而不局限于一个利益集团。她的会员成分就是由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三部分人组成,她的活动也是吸引这三部分人参加,通过理解与合作,促使更多知识分子、政府官员来支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增强中国企业家的自信心,从一个自在阶层转变成自为阶层,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本会的工作班子是精简的,而且有效率的,主要由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他(她)们除了在大学讲课之外,已把全部精力贡献于本会的事业,不辞劳苦,辛勤工作,艰苦创业,为中国企业独立自主和中国企业家阶层能真正崛起这一理想而奋斗,使幼小的组织壮大起来,逐渐赢得社会的承认。而且更主要的是造就了一种革新精神,形成了充满竞争、平等、自由、效率、改革、自我完善和融洽气氛的本会文化。本会能把改革与效率的观念注入每一个为她工作的人的思想与行动中,使他(她)们习惯于接受新的挑战与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朋友喜欢她,有识之士推崇她,改革的时代更需要她。

在二年的历程中,我们有过各种困难,但我们还是闯过来了。只要成长,希望与成功也就存在。我们是研究会,需要思索,但更需要行动,把规划付诸现实。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想到就应该去尝试,这是企业家的精神,也是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尤其在改革时期,一切处于变化之中,除了宪法和法令不允许的事之外,我们勇于尝试一切,随时准备接受挑战。这一时期,事业成功更需要自信、勇敢与创新。我们二年来的成功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

——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经济运行模式战略转变,中国企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这一变化需要理论界、出版界去研究中国企业发展,并为中国优秀企业与企业家树碑立传。所以,本会编纂了《中国企业发展丛书》、《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会刊和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和介绍中国企业发展状况的大型著作《中国企业发展年鉴(1988)》(中英文版)。

一一我们认为,在传统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企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即使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仍然没有被当作一个独立发展系统来考虑,国民经济的分析仍然着眼于宏观和中观领域。这不能不与已经生成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家庭及消费者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发生冲突。因为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多元利益主体共同行为、并通过建立彼此制约和协调的发展机制合理行为的产物。因此,以中国企业发展为主题的研究很有必要。而且,每年有一份综合研究报告,可以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领导人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行为与态势,正确地制定有关企业政策,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并对企业家制定企业对策也有决策咨询作用。这项重要的宏观管理的基础工作、科学决策依据过去一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中央如此,地方更不会重视。所以,本会与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尝试性地连续二年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撰写出《一九八七年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报告》、《一九八八年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还撰写了《上海市企业发展年度综合分析报告(1988年)》,对中国企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不少观点得到了企业界、理论界等人士的好评,并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一—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界迫切需要有更多的真正代表企业家独立意志的理论政策研究机构,它能分析与影响政府的政策,预测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态势,为企业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并且指导企业家谋求企业界的共同利益和发展,从理论上、舆论上、法律上维护企业与企业家的正当利益。因此,本会于1987年5月独资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专门研究企业发展的民办研究机构一一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二年来,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完成了本会委托的所有科研项目。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家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企业,而且还要关心整个企业界的发展;不仅要执行政府机关的改革方案与经济政策,而且更应该去积极影响政府决策,促使政府决策科学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中国的企业家目前是软弱的,但她毕竟天天在成长,只要中国改革不中止,她最终会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主宰,而且也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不可低估的力量。因此,中国企业家必须抛弃那种自顾自的狭隘心理、不敢谋求自身利益的软弱性,她现在应该昂首站着说话,有信心议论关系到企业界利益的国家大事,要有参政议政的胆略和意识。所以,我们创办了每年一度的全国性的中国企业发展研讨会,为中国企业家创造了一个议政论坛。1986年,首届中国企业发展研讨会,是由上海市研究生经济与科技中心主办,由一批献身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与企业家发起的。继这以后,1987、1988年,本会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企业发展研讨会,讨论了当年度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出席会议代表成分比例已从学者占大多数转向企业家、政府官员占大多数,已是属于企业界的议政会议。我们相信,年复一年继续下去,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企业发展研讨会就一定会成为企业界与政府对话的组织形式,将会成为理论家参与的、政府高层领导人与企业高层领导人共商国是,协调政企利益,探讨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的大会。

—一我们认为,本会是研究与发展中国企业的社会团体,因此,她首要的任务就是为企业服务。一方面要为企业追求与维护企业界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为企业提高本身的发展技能服务。二年来,本会在企业咨询工作与干部培训方面收获亦很大。本会组织理论工作者会员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完成了造船企业集团组建、二手设备公司组建可行性研究、房地产业股份化、投资咨询、财务软件设计等企业委托的各类咨询研究项目。本会培训部首创了“导师制”的全国供销函授班,学员约1000人,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为期一年,教材全部自编,现已顺利结束,得到学员的好评,不仅提高了供销管理人员的理论与业务能力,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全国供销网络,促进了学员单位的供销业务发展。培训部还在国内首创了“模块式”干部教育法,解决厂长(经理)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的难题,目前正在上海轻工业局试点的基础上向各工业局扩大试点。这种培训方法得到厂长(经理)的好评,受到政府有关领导部门的赞许。

——我们认为,本会已发展成上海经济区较有影响与实力的社会团体,既有财力,又有人才。本会应当有责任去活跃上海地区的学术活动。因此,本会不定期举办了各种学术讨论会。例如,本会在上海地区首次举办了企业文化研讨会,对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怎样形成企业精神,在理论上作了探索性的尝试。较早在企业界、理论界举办了《当前承包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倡导学术自由,允许反对承包制的理论,见解占主导地位,以便开阔思路。而且,本会还与《世界经济导报》在理论界内部联合召开了《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改革思维的比较》的讨论会。

——我们认为,本会应该倡导社会竞争,开拓新领域,支持和扶植更多有益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团体、民间研究机构,为我们的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本会成立了上海供销管理协会,旨在探讨供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造就一批有理论、有实践的供销管理工作者,为中国供销管理的科学化服务,为创造中国式的商会作贡献。我们还试办了上海三特科技经贸公司,为科技研究与生产应用相结合、理论工作者走向经营实践提供实验基地。本会还成立了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研究会,开拓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新领域。并且还与沪东造船厂等单位合作创办了上海浦东开发研究所,对上海浦东地区开发的咨询研究上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支持上海经济区各地方的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家的理论研究,本会还建立了上海企业发展研究会苏锡常分会,对这一地区的企业发展理论研究起了推动作用。

——我们认为,本会不仅要有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开放精神、国际意识。因此,二年来,本会是开放的,欢迎企业界、学术界、政界的有识之士参加本会,希望结识更多的朋友,以诚相待,与国内外社会团体、学术机构、企业平等互利,合作共进。而且,本会逐渐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本会与联邦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合作举办了国际研讨会,还完成合作科研项目。而且,与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也正在进行。我们正在努力打开国际交往的渠道,以便促进中国企业,尤其是会员单位与涉外企业在技术、经济、资金、贸易以及经营理论研究上的合作,参与国际性的企业管理实地考察与学术活动。

二年来,本会的成功取决于二大支柱∶一是财力,二是人才。本会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精神,积极地筹集中国企业发展基金。本会没有向政府有关部门伸手,而是自力更生,依靠咨询服务收入与个人、团体会员的资助,已经形成一定的经济实力。资助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和企业家阶层崛起的理论、政策研究和社会活动是本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将以微薄的力量与巨大的热情去履行这一使命。本会资助本会会员开创性的科研活动,出版学术著作,各种学术研讨会与调研工作,以及学术团体与民间研究机构的建立。我们认为,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有益于社会发展,她理所当然要从社会中得到补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理论政策研究与社会活动不会盈利,但对于中国企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先得益的是企业家。因此,这类公共事业更应该需要企业资助,需要富裕的企业家慷慨解囊。与其说资助别人,不如说就是帮助自己。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家应该具有养士的气度,要有长远眼光,没有一批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为您的事业摇旗呐喊、鞠躬尽力,企业改革与发展也就不会成功,企业家的利益也就不会实现。倘若每个企业家能从利润中抽出1%用于资助理论家与社会活动家的研究与活动,能在五年、十年后得到一个能创造增加50%利润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与政策,这一资助从功利性的角度也值得。我们相信,本会的团体会员都应该有这种境界,都能资助本会的事业发展。在此,我要衷心感谢那些曾经资助过我们事业的团体与个人,尤其是沪东造船厂对本会创办之初给予的资助,原厂长李庆科同志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

本会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有了人才,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又集聚了大批人才。没有优秀人才,也就没有本会的成功。本会来自大学、研究机构的会员,都是近几年获硕士、博士学位,具有讲师、副教授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学者,在原单位都是骨干教师、科研人员,很多都担任了中层以上的领导职务;来自企业界的会员,大多数都是具有经济师、高级经济师职称的厂长(经理)与管理人员,而且还有许多著名的优秀企业家;来自政界的会员也都是获学士、硕士学位的处级以上的行政领导人,而且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他们都处于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会内,进行学术交流,更新知识,取长补短,寻求知音;在会外,可以发挥才能,互相帮助,携手共进。而且,本会90%以上是中青年,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本会会员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会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集聚献身改革、富有才华的新生力量的人才库。这应该说是本会二年来的最大成功与收获。

首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在本会全体会员、社会各界同仁的支持下,已全部达到。本会已从幼年成长为青年,她更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追求新目标。我们坚信,在新的岁月中,新一届理事会能领导本会全体会员继续实现本会的宗旨和任务,攀登新的高峰,敢于改革,力图创新,迂回进攻,披荆斩棘,获取更大的胜利。一九八九年里,本会就应该去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一创办《会员通讯》,作为本会会员之间信息与感情联系的纽带。本会会员遍布上海经济区各地,不能常常聚会,因此,更需要一份《会员通讯》来沟通会员之间、会员与社会各界人士之间的联系,了解本会,了解会员,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增进友谊。

一一把本会建成一个公开化、制度化、民主化的社会团体。定期召开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强化理事,尤其是常务理事对本会的领导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本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的产生将采用无记名投票选举方法。这是一个革新,但仅仅是本会走向公开化、制度化、民主化的一个开端,一个小小的起步。

一一举办第四届中国企业发展研讨会,主题∶中国企业的民营化。倡导学术自由、决策研究民主化,积极鼓励学者、企业家、政府行政领导人的新思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新模式。

——努力去提高中国企业家,包括在改革时期致富的私营企业家的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积极筹集中国企业发展研究基金,资助与奖励对中国企业发展和企业家阶层崛起的事业有益的理论研究、学术活动和出版事业,改变中国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与形象,获得全社会对企业家事业的支持与赞同。

——强化本会的参政议政意识,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应有的主导功能,支持和协助政府的工作,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应该批评与制止政府及政府官员的错误决策及侵权行为,维护企业与企业家的正当利益,有责任在理论上、舆论上、法律上维护本会会员的正当利益。本会立足上海,有责任对上海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作贡献。

——支持与资助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的改建工作,改独资为合资,鼓励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来合资创办,扩大中国企业发展研究所的经济实力与研究实力,吸引一流的研究人才,使中国企业界有真正代表企业家独立意志的高水平的理论政策研究机构,以适应中国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一加强会员的服务工作。一是组织会员经常下企业调研,为经营困难的会员单位排难解忧,承接企业委托的咨询项目;二是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知识更新,向各企业推广“模块式”干部教育法,开设不定期的新学科、新观念、新思潮讲座;三是组织小型学术研讨会与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为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感情联络提供条件。

一一加强会员的发展工作。社会团体的会员发展工作同样面临质与量的矛盾。我们认为,要保证会员质的提高,就必须扩大会员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择优录取,也就没有质的改变与提高。因此,本会的会员发展工作不能封闭,必须公开,向社会上公开发展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欢迎有志于实现本会宗旨、支持本会发展的理论工作者、企业家、政府机关领导人参加本会,彼此理解,团结互助,携手共进。

——强化本会的开放精神、国际意识。一是本会必须要与各地区各种类别的社会团体、学术机构、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中国企协系统内的各地方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以及知名人士建立友好关系,加强平等合作,互相支持,谋求共同发展。二是与国际上经济管理研究组织、企业以及有关学术机构建立必要的业务联系与协作,加强与海外中国学者与华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与合作项目研究,促进会员单位与海外企业在技术、经济、资金、贸易以及经营理论上的合作。本会有责任关心会外、关心上海、关心全国和关心世界,为提高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繁荣世界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第二届理事会有许多新的目标尚在构思之中,但我们坚信,一旦确定目标,我们就会行动,以极大的热忱、百倍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行动是艰难的,有阻力,受挫折、会失败,但只有行动才会成功,才有希望创造一个新世界。本会要获取新的成功,就必须行动,就必须努力,停止就意味着失败。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唯有依靠行动的热情、亲身的经验,才能鼓舞周围人的士气,推动社会的前进,使更多的人都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的建设与改革事业。本会与中国的企业家共命运,只要改革不中止,只要商品经济的新秩序真正能建立,本会就能发展壮大。我们愿与广大理论工作者、企业家、政府行政领导人一起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脚踏实地地为中国,尤其是上海地区的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作贡献。

1989年3月30日 上海联谊俱乐部

1609-EDR-7-1

影片:冯正虎在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作报告

发表回复

zh_CN简体中文